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D.随手关闭水龙头 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加热液体 C.放置洗净的试管 D.倾倒液体 3.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捣碎酒曲 B.谷曲混合 C.发酵成酒 D.泉水勾兑 4.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用来切割玻璃 B.石墨是灰黑色质软的固体,可以作铅笔芯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助燃剂 D.煤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6.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老师建议,可用石灰水检验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仰视读数为1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8 mL B.小于8 mL C.等于8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7分)(1)写出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碳酸氢铵: 。②氧化镁: 。 (2)完成下列物质的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在军事上常用镁粉制造 。 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保存碳酸氢铵时应该 。 (3)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 9.(6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 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臭氧的物理性质: 。 (2)臭氧的化学性质: 。 (3)臭氧的用途: 。 (4)臭氧发生器中发生的是 变化。 (5)从上述材料可以发现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 决定的,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也决定着物质的 。 10.(7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图1所示的仪器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③加热时,用来盛装固体的仪器是 。 (2)某同学要量取78 mL的水进行实验,在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那么他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8 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一些仪器按图2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4)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 (5)小明同学用图2 C正确称量15.3 g食盐过程中,指针偏向右边,他应该 。 11.(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及物质的结构,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5 (1)图3: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迅速将烧杯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为 ,从而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2)图4:烧杯B中装入浓氨水,烧杯C、烧杯A中盛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C中的液体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