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即隋文帝) 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时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人口大幅 度增长。(2)长安洛阳修建了许多仓库,储积了大量粮食布匹。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涿郡———洛阳(叫永济渠);洛阳———淮水(叫通济渠);淮水———江都(叫邗沟);江都———余杭(叫江南河) 2、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3、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隋朝灭亡的原因:(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2)修建大运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3)手下部将反叛。 四、隋朝与秦朝的相同点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短期统一的朝代。(2)都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 (3)都修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4)都是因为统治残暴而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①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 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姚崇为相(2)重视吏治亲自考核(3)崇尚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上:(1)兴修水利,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3)改进农业工具创制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治理蝗灾。 2、手工业:(1)丝织业技术高超。(2)陶瓷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1)出现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①城市布局:宏伟富丽,坊(居民住宅区)、市(繁华的商业区)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商业繁荣。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唐都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