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2454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510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4.白雪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 岑参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本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3.体会诗人豪迈气概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歌行体从汉魏乐府诗发展而来,诗题中有“歌”“行” “吟”“谣”等字,其中“歌”“行”最常见,所以称“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李白《燕歌行》。 属古体诗,格律、音韵较自由,字数、句数不固定,以五、七、杂言为主。 歌行体 “白雪歌” 岑参(约715-770) ,江陵(今属湖北)人,____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_____”。与高适并称“_____”,有《岑嘉州集》传世。 其诗想像丰富,气势磅礴,辞采华丽,有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简介 七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七下《逢入京使》 唐 岑嘉州 高岑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前任判官武某归京, 岑参在雪中写诗相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诗 送别诗 边塞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áo。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别前咏雪 雪中送别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北风席卷大地,牧草被吹断,塞北八月份就下起了雪。 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盛开了洁白的梨花。 译: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将士们)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的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铁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疏通诗意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沙漠 纵横交错的样子 暗淡 主将 宴请 泛指西域的琴 羌族管乐器 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颜色暗淡的云。主将置办酒宴送别归客,宴会上弹起了胡琴、琵琶,吹起了羌笛。 领兵将帅 的营门 拉,扯 飘动 傍晚的雪在辕门外纷纷飘落,红旗被冻硬,风也无法吹动。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疏通诗意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马行走的蹄印 轮台东门外送你离开,你离开时大雪覆盖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地上只留下马行走的蹄印。 疏通诗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别前咏雪 2 雪中送别 内容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卷”“折”分别从正面、侧面写出了北风的猛烈和强劲,将坚韧的牧草都吹折了。 “飞”写出雪的大与急,描绘了白雪漫天飞舞的景象。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即”写出雪下得早,又写出诗人的惊奇。 炼字 请从炼字、修辞两个角度赏析本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修辞 “忽”字表明雪来得突然,来得出人意料。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惊奇、喜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春天开放的梨花,用春景写冬景,新颖奇特,写出雪景的千姿百态 ,富有浪漫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白雪的喜爱之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从帐外写到帐内,从白天写到晚上,直接写出雪天寒冷,戍边将士生活艰苦。 “散”字,写出风吹雪花飘入帐内的情景。 “入”字,将读者视线从室外转到将士的住所。 “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