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4142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33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化,高中,必修,统编,政治,解析
  • cover
课题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多座城市巡演,演出上百场。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士比亚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特》”。这表明(  ) A. 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 B. 不同文化在博采众长中能够相互认同 C. 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实现完全统一 D.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 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刺绣、自由翱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掐丝……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 [2024南通启东中学月考]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了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他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上述事例说明(  ) A.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B. 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加优越 C. 要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发展先进文化 D.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精彩 4.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发明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所制造的精美的瓷器,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中国的瓷器技术传到世界各国,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上材料表明(  ) ①独具特色的中国瓷器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我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2024贵州二模]2024年2月,提线木偶戏、南音等多个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集中展演。数百名当地民众驻足观看,一些人亲自动手体验安溪竹藤编和木偶头雕刻,感受中国春节文化。除泉州非遗展演外,还举办了浙江婺剧演出、除夕夜嘉年华等丰富活动。材料表明(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②要积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在实践中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 [2024南通二模]是loong还是dragon?在一些英语表述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等美好寓意。而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常被视为恶魔的化身。这种差异导致在文化交往中,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认知长期朦胧难辨。重新翻译中国“龙”旨在(  ) A. 澄清差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博采众长,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C. 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D. 推陈出新,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7. [2024北京通州期末]自1953年出版以来,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已走过70多年。一部《新华字典》,陪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读者开蒙识字,记录着一个国家前行的脚步,浓缩着几代人的记忆,为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华字典》(  ) A. 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B. 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有助于减少文化交流障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