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6320

第15课 天空的颜色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0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课,空的,颜色,教案,格式
  • cover
《天空的颜色》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天空的颜色》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天空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其色彩变化。教材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家笔下天空的画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天空有直观认识,但对天空颜色的细腻变化观察不足。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在学习中,可能难以准确表达天空颜色变化,绘画技巧也较欠缺。教学中需通过生动方式引导观察,多鼓励以增强信心。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观察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时段天空色彩的独特之美。 2. 体会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大胆表现天空的颜色。 2. 掌握勾勒轮廓和涂色的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天空作品。 创意实践 1. 积极思考,探索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培养创新思维。 2. 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天空的独特感受融入作品。 文化理解 1. 了解不同艺术家眼中天空的表现方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差异。 2. 尊重和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增强对艺术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准确说出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特点。 2. 欣赏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 3. 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创作天空作品。 难点 1. 深入理解艺术家通过天空颜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表现天空颜色的独特效果。 3. 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对天空颜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教师播放一段天空在不同时段变化的视频,如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天空,吸引学生注意力。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有哪些颜色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的天空颜色。 (3)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天空颜色。 (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和肯定,如“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棒”。 (5) 展示一些天空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天空颜色的兴趣。 (6) 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天空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颜色呢?”引发学生思考。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8)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1. 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天空颜色的变化。 2.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 3. 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天空颜色变化原因的想法。 4. 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学习他人的观点。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活动一:说一说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 引导交流 (1) 教师再次展示不同时段天空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天空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比如从早到晚,天空颜色是怎样慢慢改变的?”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如“早上天空是浅蓝色的,慢慢变成深蓝色,傍晚又变成橙红色”。 (4) 对于学生的描述,教师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如“你描述得很有条理,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形容词就更棒了”。 (5)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空颜色变化。 (6) 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分享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