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867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19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语文,七年级,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 cover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的: 1.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 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本文记叙的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全过程,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读者从事科学探索的兴趣。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 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1.划分意义段,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一二段):登月活动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 第二部分:(三至十五):登月的具体经过。 第三部分(十六至十八):总结登月的重大意义。 2.梳理登月过程: (1)吃早饭,穿上宇航服; (2)进入指令舱; (3)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自动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4)第一、二级火箭自动脱落,第三级火箭启动工作; (5)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进人登月轨道; (6)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晚饭、睡觉; (7)按计划登月,飞船减速、停火; (8)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和飞船脱离,在绕月轨道上飞行; (9)登月舱降落,胜利着陆; (10)登月舱打开舱门,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1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12)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13)竖起一块纪念碑; (14)安装电视摄像机 (15)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 (16)安装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17)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18)插上美国国旗; (19)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 (20)停止作业,返回登月舱,吃中饭,睡觉; (21)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 (22)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返航; (23)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语言。 一、积累语言 1.在阅读过程中,梳理理解要积累的词语: 观测:观察并测量。 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一叶孤舟:一条孤零零的小船。 遥遥在望:在很远的地方能看得见。 课堂探究: 1.文章写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按什么顺序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 2.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秒 明确: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人类第一次登月有什么意义 明确: (1)“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几千年登月梦想变成现实。 (2)它标志着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开始,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3)它说明了地球人类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 (4)它说明了人类不仅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还将开发宇宙生存空间,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何新见解? 2.学习本文有何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假如你是登月计划的总指挥,请拟一份登月的计划书,或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份实验报告。 布置作业: 预习《河中石兽》,要求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