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486846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9277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2025-2026
,
教版
,
必修
,
选择性
,
地理
,
学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影响地表反射率的因素很多,地表状况最为重要,地表粗糙度高,颜色深、湿度大,地表反射率即低。冰川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辐射能量与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冰川反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主要跟积雪、裸冰范围、吸光性杂质含量和太阳入射角等因素有关。木斯岛冰川位于萨吾尔山北坡,不同时期3600米以上的冰川反照率都会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如图为木斯岛冰川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木斯岛冰川反照率月平均最低值出现在8月,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B.植被覆盖率高 C.冰川消融大 D.太阳高度角大 2.木斯岛冰川海拔3600米以上区域,反照率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 A.海拔越高积雪越少 B.海拔越高植被越少 C.海拔越高太阳入射角越小 D.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如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 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 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4.该河谷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西昆仑山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这里有8438km2的现代冰川。研究人员夏季对下图左图中西昆仑山崇侧冰帽区(乙)及冰帽末端的非冰雪区(甲)不同观测点的气温进行观测(数据如图2),发现乙观测站昼夜都存在逆温现象。图1为甲、乙两观测点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判断( ) A.a线代表非冰雪区观测点甲,气温日较差大 B.a线代表冰雪区观测点乙,气温日较差小 C.b线代表非冰雪区观测点甲,气温日较差小 D.b线代表冰雪区观测点乙,气温日较差大 6.推测乙观测站最强逆温出现在( ) A.正午时刻 B.午后2点左右 C.日落前后 D.日出前后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或高原隆起影响地—气热量交换产生的热力效应,使得大型山地或高原普遍存在其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温度的地理现象。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是全球山体效应最典型、最剧烈的地区,影响了山地林线、雪线的分布。如图示意2000﹣2019年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值随海拔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7.(2024秋 漳州月考)与海拔6000﹣6700米相比,导致6700米以上地区山体效应变化特征的原因主要是( ) A.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 B.冰川广布,反照率较高 C.山峰陡峻,冰川覆盖面积少 D.冻土广布,融化吸热多 山地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通过现代技术定量分析得出我国某山地各植被类型的最优发育环境区间(如表所示)。据此完成8﹣8题。 植被类型 海拔/m 坡度/° 降水/mm 平均温/℃ 以栲、丝栗栲、甜椿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 500~1300 25~36 1500~2000 10~16.2 以小叶青冈栎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400~1800 >25 2000~2500 8~11 以黔稠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600~2200 25~36 2300~2480 6~8 以杜鹃、大箭竹为主的亚高山灌丛 2200~2400 >35 2100~2250 4~6 以大箭竹为主的亚高山灌丛 2200~2400 >35 2100~2260 3.8~5.4 以冷箭竹为主的亚高山灌丛 2400~2570 25~36 2000~2150 2.6~3.2 8.以小叶青冈栎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该山地西北坡长势较好,推测西北坡是( ) A.梵净山阴坡 B.阴山背风坡 C.太行山阳坡 D.阿尔泰山迎风坡 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共47张PPT)(2025-09-18)
江西省吉安市上进联考“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8)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9张PPT)(2025-09-18)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共32张PPT)(2025-09-18)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课件(共32张PPT)(2025-09-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