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8815

专项07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暑假【精准快练】真题专项练(全国版)

日期:2025-11-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02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项,语文,真题,快练,精准,暑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07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①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新切。钩辀,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②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③诗,元④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均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林逋:北宋诗人。②格磔(gē zhé):鸟鸣声。③王籍:应为南朝梁诗人。④元:原来。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用“|”标示。 皆 集 合 前 人 之 句 语 意 对 偶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爱( ) (2)至( ) (3)过( ) 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郭索,蟹行貌也。 (2)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4.关于对仗,欧阳修认为应“语新而属对新切”,沈括强调不能“上下句只是一意”。你认为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既符合对仗要求,又符合欧阳修和沈括观点的一项是( ) 雨中山果落,_____ A.风际田瓜熟 B.灯下草虫鸣 C.田间飘稻香 D.乡间鸡犬闻 【答案】1.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 2. 喜爱 达到 超过 3.(1)郭索,是螃蟹爬行的样子。 (2)后来的人逐渐有效仿并创作(集句诗)的。 4.B 【导语】这篇选文通过两则诗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妙见解。首段以欧阳修评林逋诗为例,强调诗歌语言需“语新而属对新切”,注重意象的独创性与对仗的工巧;次段借王安石集句之事,提出对仗应避免“一意”重复,追求动静相生的艺术辩证。两则笔记共同体现了宋人诗学中“工巧”与“意趣”并重的审美追求,既有对前人诗句的精细品鉴,又包含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诗话以小见大的批评特色。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句意:都是集合前人的诗句,这些诗句的语意、对偶方面。可知,“集合”的宾语是“前人之句”,应断开;连夜“语意对偶”是下一句“往往亲切过于本诗”的主语;故断为: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欧阳文忠非常喜爱林逋的“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这两句诗。爱:喜爱; (2)句意:篇幅长的达到百韵。至:达到。 (3)句意:常常比原诗还要贴切。过:超过。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行:横行;貌:形态、样子;“……也”是判断句式。 (2)稍稍:渐渐;效:效仿。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新切”,可知:欧阳修认为林逋的诗句“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表意新颖,对仗工整。由此可见欧阳修的“语新而属对新切”要求对仗工整新颖,用词贴切; 结合“‘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可知:在沈括认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下句采用两种手法,一种是静中有动,另一种是动中有静。由此可见,沈括强调不能“上下句只是一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