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490807
3 古代诗歌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800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古代诗歌
,
三首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课件
,
16张
,
PPT
(
课件网
) 第一单元 第3课 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复习导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初读词作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 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他曾遭贬谪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沙岭比较熟悉。 了解作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初读词作 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品读词作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品读词作 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品读词作 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 看到了明月、惊鹊、风吹稻田、天外疏星、两三点雨、茅店。 闻到了稻花的香味。 想到了农民丰收时的情景。 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品读词作 夏季 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词作 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品读词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品读词作 这首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具有想象丰富的特点。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在本段教学中,我们抓住了重点词语理解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补白再现诗歌画面,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词的意境中任意驰骋,充实了词的内涵,使词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 总结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作业布置 再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语文情境课堂】13 “纪念白求恩”主题展览活动—《纪念白求恩》情境教学课件(2025-11-15)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5-11-15)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7)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