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1589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阅读(期末专项培优.含解析)-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27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解析,培优,专项,期末,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古诗文阅读 1.阅读理解 天净沙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鹏,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你分析一下两组景物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对比阅读。 [甲]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乙]秋夜将晓①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②东入海,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遗民⑤泪尽胡尘⑥里, 南望王师⑦又一年。 ①将晓:天将要亮。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③五千仞(rèn)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1)甲诗和乙诗都是表达    的诗篇。 (2)甲诗是陆游在    (什么时候)写给    (谁的),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  ———;诗人的遗愿是“   ,   。” (3)乙诗前两句描绘了    ,这首诗中表达对统治者批评的诗句是“   ,   。” (4)下列对甲诗乙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悲”字表现出诗人去世前悲凉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B.甲诗的“元知万事空”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不怕死,只是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C.乙诗的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乙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3.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地点、时间、季节、环境。 B.颔联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尾联“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2)在这首诗中,作者写到了哪些自然景物?     (3)判断下列诗句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对的画“√”,错的画“×”。 明月松间照(静态描写)     清泉石上流(动态描写)     竹喧归浣女(静态描写)     莲动下渔舟(动态描写)     4.阅读《长相思》和《乡愁》,完成练习。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 愁(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长相思》和《乡愁》都是有关思乡的作品,《长相思》的体裁是    ,词牌名是    。《乡愁》的体裁是    。 (2)《长相思》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行军的    ,叠用两个“一更”,突出了气候    。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    (3)下列对《长相思》和《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相思》中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长相思》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爱国之情。 C.《乡愁》一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4)朗读这两首诗词应该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