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一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像和虚像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刻度尺各一个,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连接像和物,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用刻度尺测出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数据如表,进一步分析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实验次数 1 2 3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8 1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8 10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如果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重合。 (6)该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好。 考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决定平面镜的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 B.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 C.镜面的大小 D.物体的大小 3. (2024·泰安期中)一只小蜜蜂从平面镜前飞过,飞行路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此过程中蜜蜂在镜中的像( ) ①先正立后倒立; ②大小保持不变; ③逐渐远离镜面; ④与镜面距离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4.(2024·淄博张店区期中)一同学身高为1.7 m,他站立在平面镜前2 m处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为h1,像到他的距离为s1;当他向平面镜前进0.5 m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为h2,像到他的距离为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 B.h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