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4625

1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5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cover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 本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美丽的幻象和 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课文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 街头卖火柴;接着写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 了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 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了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课文以美好的幻象和细节描写映 衬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有阅读童话的经验,初步感知了童话想象丰富,多借助 拟人、夸张、想象等手法来编织故事和塑造形象的特点。很多学生从幼儿时代就 已阅读过《安徒生童话》,已有的阅读体验,为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 基础。但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所在年龄阶段主要还是以具 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为主,因此学生对长篇幅 的课文情感感悟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学本课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好字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 在课文的学习中,要体现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 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同时把读、思、议、感结合起 来,重点感受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理解小女孩的形象特点,设身处地 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最后升华主题,学生联系现实,品析故事的结局,走进《安 徒生童话》的世界。 三、 课时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的形象。 2.梳理文章脉络,借助童话阶梯图说清楚小女孩擦燃火柴的次数、看到的事物和 表达的愿望。 3.能抓住“擦燃火柴”这一课文重点部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其他部分,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四、 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我能准确找出女孩看到的幻象和女孩表达的愿望 我能与同伴交流我认为的最奇妙的一次幻想,并说出感受 五、学习活动 课前交流: 出示任务一:悦读童话,通过精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走进童话,感受奇 妙想象并引入课题。 活动一:走进现实的世界 1.(1)出示词语:赤脚 旧围裙 又冷又饿 哆哆嗦嗦 蜷着腿 (2)检测预习情况,举手读词语。 2.(1)出示句子:①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②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③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④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2)关注关键词句中,学生分享: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预设: 可怜、贫穷、困苦、饥饿、孤独、不被疼爱等) (3)总结女孩形象 3.(1)出示词语:燃烧 火焰 烤鹅 蜡烛 闪烁 火炉 暖烘烘 (2)多种形式读,检测预习情况。 (3)说一说发现,引导这些的出现与女孩手中的火柴有关。 回到寒冷的大年夜,和女孩一起擦燃火柴,感悟一次次奇妙而丰富的幻象。 活动二:点燃幻想的火柴 1.点名交流: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预设: 女孩一共擦燃 5 次火柴,分别对应 5 到 9 自然段) 2.出示学习任务 1:完成童话情节梯 小女孩五次擦燃了火柴,每次擦燃后她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呢? 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擦燃火柴,完成童话情节梯。 自学要求: ◎关注课文 5-9 自然段。 ◎画一画:画出小女孩看到的幻象。 ◎想一想:这些幻象表达了小女孩怎样的愿望。 ◎填一填:提取关键词语,完成童话情节梯。 3. 全班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