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107

4.4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巩固复习.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537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数学,2024,北师大,学年,-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小明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由△ABC和△DEC全等得到DE=AB.那么判定其全等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的水平长度DF相等,那么判定△ABC与△DEF全等的依据是(  ) A.HL B.ASA C.AAS D.SSS 3.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判断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SA D.AAS 4.如图,小明在一次智能大赛中,分别画了三个三角形,不料都被墨迹污染了,能画出和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是(  ) A.只有① B.①和②可以 C.①和③可以 D.①②③都可以 5.如图,小虎用10块高度都是3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DE的长度为(  ) A.30cm B.27cm C.24cm D.21cm 6.如图所示,地理畅游社提出测量缙云山山脚两端A,B的距离,过点A作AB的垂线AK,在AK上取点C,E,使得AC=CE,再过点E作垂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可以证明△ABC≌△EDC,得到DE=AB,因此测得DE的长等于AB的长.其中判定△ABC≌△EDC的理由是(  ) A.SSS B.SAS C.ASA D.HL 7.小熊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他只带了第2块去玻璃店,就配到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他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  ) A.ASA B.SAS C.SSS D.HL 8.如图所示,嘉淇家装饰窗格中的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坏了,需要重新配一块.嘉淇通过电话给玻璃店老板提供相关数据,为了方便表述,将该三角形记为△ABC,提供下列各组元素的数据,配出来的玻璃不一定符合要求的是(  ) A.AB,BC,CA B.AB,BC,∠B C.AB,BC,∠C D.AB,∠B,∠C 9.如图,把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卡钳,卡钳的工作原理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其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10.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间的距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甲:如图1,先过点B作AB的垂线BF,再在射线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 乙:如图2,先确定直线AB,过点B作射线BE,在射线BE上找可直接到达点A的点D,连接DA,作DC=DA,交直线AB于点C,则测出BC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同学的方案可行 B.只有乙同学的方案可行 C.甲、乙同学的方案均可行 D.甲、乙同学的方案均不可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竖直的墙上,其中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若DF=6m,DE=8m,AD=4m,则BF=   m. 12.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都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某学校社团组织了一次测量探究活动,测量校园内的小河的宽度.如图所示,小东和小颖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和C、D,使点B、C、D共线且河岸平行,AB、DE分别与河岸垂直且A、C、E三点共线,他们已测得BC=CD、DE=40m,河宽AB的长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