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序曲》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的经典作品,在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以春节为主题,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能让学生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春节有直观的认识,但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有限。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在学习中,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可能存在困难。教学中可结合春节的生活场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律动、模仿演奏等,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感受《春节序曲》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 2. 辨别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如活泼、欢快、优美、抒情等。 艺术表现 1. 跟随音乐进行拍手、律动等活动,增强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2. 尝试用简单的乐器模仿演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为乐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或歌词。 2. 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音乐表现活动。 文化理解 1. 了解《春节序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2. 知道春节的一些风俗,理解音乐与节日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感受《春节序曲》的音乐情绪,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 2. 辨别乐曲中不同乐段的特点,如引子、A段、B段、A1再现乐段。 3. 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和乐器模仿演奏。 难点 1.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 准确把握不同乐段的节奏和速度变化。 3. 进行创意实践,为乐曲创编合适的动作或歌词。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木鱼、沙锤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春节风俗 (1)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然后提问:“同学们,过年是我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啦,那你们知道过年有哪些风俗吗?”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2) 当学生回答吃年夜饭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可热闹了。那你们最喜欢年夜饭里的什么菜呀?” (3) 对于学生提到贴春联,教师详细讲解:“贴春联是过年很重要的一个风俗哦。春联上写着吉祥的话语,红色的纸张特别喜庆。而且春联的上下联和横批都有讲究呢,谁能说一说怎么区分上下联呀?” (4) 当学生说到拜年,教师生动描述:“拜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去亲戚朋友家送上祝福。小朋友们还能收到压岁钱呢。那你们拜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呀?” (5) 针对学生提及的舞龙舞狮,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舞龙舞狮的精彩场面,并讲解:“舞龙舞狮可是过年时很精彩的表演,龙和狮子都活灵活现的,象征着吉祥和好运。你们觉得舞龙舞狮难不难呀?” (6)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说:“大家说得都太棒啦,过年的风俗可真是丰富多彩,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7) 接着引出课题:“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欣赏一首和过年有关的乐曲,它的名字叫《春节序曲》,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作曲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欢快的乐曲中,感受春节的热闹吧。” (8) 展示作曲家李焕之的简介和相关图片,介绍他的音乐成就和创作风格,让学生对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 1. 积极回忆并回答过年的风俗。 2. 观看舞龙舞狮的视频,感受热闹氛围。 3. 倾听教师对乐曲和作曲家的介绍。 4. 对即将欣赏的乐曲充满期待。 评价任务 回答积极: 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