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223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家来劳动》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9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家来劳动
  • cover
《大家来劳动》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大家来劳动》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的歌曲,旋律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有力。歌词围绕劳动场景,如“嘿哟嘿哟”等生动描绘集体劳动画面。它承载劳动文化内涵,强调集体劳动意义,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和对劳动的热爱。在教材中,它结合音乐与劳动主题,拓展音乐教育内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有一定简单歌曲欣赏和演唱基础,但对音乐中社会文化元素感知不足。他们形象思维活跃,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中,可能在把握歌曲强弱变化、节奏准确性和发挥创造力设计表演动作上有困难。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加强个别指导。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准确感受《大家来劳动》明快旋律和有力节奏,体会其中劳动热情与活力。 2. 敏锐关注歌曲中旋律起伏、节奏变化和强弱对比等要素,提升对音乐细节的感知。 艺术表现 1. 用清晰、响亮且富有活力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熟练掌握节奏型,展现劳动干劲。 2. 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并表演独特、有创意的动作,增强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 创意实践 1. 积极参与节奏游戏和小组合作表演,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作独特节奏型或表演形式。 2. 尝试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如改变打击乐器节奏组合,展现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 1. 深刻理解劳动重要性和集体劳动意义,体会劳动文化内涵和团结协作精神。 2. 对比欣赏不同劳动主题音乐作品,尊重和理解多元劳动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准确、流畅演唱《大家来劳动》,把握节奏准确性和力度感,突出劳动号子节奏和重音。 2. 通过歌声和表演生动展现集体劳动热闹场景,理解音乐与劳动紧密联系。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节奏和情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难点 1. 演唱中把握好歌曲强弱变化,尤其是“嘿哟嘿哟”处力度表现,保持节奏稳定。 2. 启发学生创造力,设计独特、个性且符合集体劳动情境的表演动作和表情,与歌曲节奏和情感契合。 3.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高质量的音乐表演,体现集体劳动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劳动工具道具、打击乐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部分 播放视频引兴趣 (1) 教师提前精心挑选一段建筑工地工人劳动的精彩视频,视频中要清晰展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如搬运建筑材料时的齐心协力、打地基时的专注认真,同时伴有响亮有力的劳动号子。在播放视频前,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热闹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2) 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比如问:“大家看,工人们是怎么一起搬运大石块的呀?”让学生更专注于视频内容。 (3)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微笑着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场景呀?”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4)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劳动的时候嘴里喊着什么?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号子。 (5)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太棒了”,增强学生自信心。 (6)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劳动号子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劳动号子能让大家干活更有劲儿,还能让大家的动作更整齐呢”。 (7) 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里也有好听的劳动号子,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8) 在黑板上写下歌曲题目《大家来劳动》,用彩色粉笔进行装饰,吸引学生注意力。 1. 认真观看视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