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盘子》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浙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对应《课标》第一学段内容要求,聚焦盘子这一生活用品,引导学生认识、欣赏不同造型盘子,了解设计与生活关系,学习用连续重复纹样装饰盘子,侧重“设计·应用”实践。作为单元第2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杯子大不同》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但设计思维尚在启蒙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创作。在学习中,可能对盘子的立体造型把握和复杂纹样设计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展示丰富实例、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从形状、色彩、比例等方面欣赏不同盘子的美。 2. 感受中国古代和现代盘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艺术表现 1. 学会用连续重复的纹样装饰盘子。 2. 能够根据盘子的造型特点,选择合适的装饰方法。 创意实践 1. 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的盘子装饰纹样。 2.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装饰盘子。 文化理解 1. 了解盘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造型和装饰特点。 2. 体会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 2. 了解不同盘子的样式、材质和装饰方法。 3. 学会设计装饰纹样,对盘子进行改进和美化。 难点 1. 根据盘子的外形特点设计合适的纹样进行装饰。 2. 把握盘子整体与细节的平衡,使装饰效果和谐统一。 3. 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考虑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中国古今瓷盘艺术品图片及实物若干、纹样剪纸、纸盘、马克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 (1)通过课件展示用盘子装饰的墙面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图片中的盘子。 (2)提醒学生注意盘子在墙面上的分布和呈现效果,感受这种装饰方式带来的美感。 (3)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盘子装饰墙面的第一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思考盘子在墙面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与普通放置在餐桌上的盘子有什么不同。 (5)再次强调图片中盘子的独特之处,如造型、色彩、图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6)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用盘子装饰的场景,分享自己的经历。 (7)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盘子装饰墙面的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8)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盘子不仅可以用来盛放食物,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揭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1. 欣赏图片,寻找图片中的盘子。 2. 表达自己对盘子装饰墙面的感受。 3. 思考盘子在墙面上的作用和与普通盘子的区别。 4. 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盘子装饰场景。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表达清晰: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用盘子装饰墙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盘子的新用途,从而引入课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讨论欣赏 展示古代盘子 (1)通过课件展示青铜盘,向学生介绍这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盘子样式。 (2)讲解青铜盘的材质、制作工艺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其在当时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观察青铜盘的造型特点,如形状、大小、比例等,感受其独特的美感。 (4)提问学生对青铜盘的印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铜盘的外观。 (5)展示更多古代盘子的图片,包括不同材质和造型的盘子,如陶瓷盘、木质盘等。 (6)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古代盘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7)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8)强调古代盘子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1. 欣赏青铜盘,了解其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