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1608

第十六章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教案 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47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十六,九年级,2024,科版,教案,科普活动
  • cover
实践: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 物理观念: 1.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了解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了解电器火灾的预防及灭火方法。 4.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科学思维: 归纳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正确识别电器设备,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技能。 3.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①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②知道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③知道电器火灾的预防。 难点:①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②电器灭火方法与触电急救的基本技能。 一、新课导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但有些人对安全用电的认识仍存在误区,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时有发生。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在网络和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就来设计一场与安全用电有关的科普活动。 二、活动方案 本活动涉及安全用电、欧姆定律、消防、化学、生物等相关内容。 任务一 网络、生活调研 【思考】调研家庭触电典型事例,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 【典例】李明是一名初中生,某天他正在家中玩电脑,突然插座发生了短路,他不小心触摸到了带电的插头,导致他触电受伤。 这个案例是使用电器时触摸带电部分而触电,提醒人们家庭中要注意电器使用安全。 【思考】调研电气火灾典型事例,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 【典例】夏季天气炎热,有户人家出门时太着急,忘了关空调。这台空调长时间运转,加上高温,里面的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两根电线碰到了一起,瞬间短路,冒出的电火花一下子就引燃了外机周围的塑料外壳和杂物。火势越来越大,很快就烧到了屋顶。消防救援人员来得及时,迅速把火扑灭,没造成人员伤亡,可房子被烧得惨不忍睹。 这个案例是电器长时间使用,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电路短路,从而发生火灾。 【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 误区1:追求多孔插座的便捷性 许多人在选购插座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插孔数量多的款式,以方便同时使用多个电器。这种做法其实潜藏着不小的用电安全隐患。一旦多个设备都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就极易导致超负荷运行,进而引发插座线路发热,甚至可能引发火灾。 误区2:将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使用 为了使用上的便捷,部分人可能会选择仅将用电设备与电源相连,或是将带有接地符号的电源插头一端掰掉,以便能够插入两孔插座。这种做法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接地线在电源插头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更在电器漏电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误区3:零线随意接地或接金属管件 有时,当照明线路出现问题,人们会尝试将断开的零线接到暖气管道、水管上,甚至是直接插入地下的一根钢筋上,以期恢复照明。这种做法极具危险性。零线与这些物体连接时,电流可能会通过它们流入大地,导致这些物体带有高电压。 任务二 模拟实验探究 (一)触电和电气火灾模拟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220 V交流电源、电灯、插座、电线、开关、测电笔、绝缘棒等。 【实验原理】通过模拟电气设备使用场景,演示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检查实验器材,连接实验线路。 2.实验演示 (1)触电演示:演示人体触电现象,说明触电的危害;讲解如何避免触电事故,如使用绝缘工具、穿戴绝缘手套等。 (2)短路演示:演示电路短路现象,说明短路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讲解如何预防短路事故,如检查电线、插座等。 (3)过载演示:演示电路过载现象,说明过载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讲解如何预防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