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向量的加法运算——— (教学方式:深化学习课—梯度进阶式教学) [课时目标] 1.借助实例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法运算及运算规则. 2.理解平面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会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3.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的计算. 1.向量加法的定义及三角形法则 (1)向量加法的定义:求_____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三角形法则:如图,已知非零向量a,b,在平面内取任意一点A,作=a,=b,则向量_____叫做a与b的和,记作a+b,即a+b=+B=_____.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以同一点O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b,以OA,OB为邻边作 OACB,则以O为起点的向量_____(OC是 OACB的对角线)就是向量a与b的和. 3.规定 对于零向量与任意向量a,规定a+0_____=_____.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1)|a+b|与|a|,|b|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我们有|a+b|≤_____,当且仅当a,b中有一个是零向量或a,b是方向相同的非零向量时,等号成立. (2)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a+b=_____ 结合律 (a+b)+c=_____ |微|点|助|解| (1)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的两点说明 ①适用范围:任意向量. ②注意事项:两个向量一定首尾相连;和向量的起点是第一个向量的起点,终点是第二个向量的终点;当多个向量相加时,可以使用三角形法则. (2)运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时,要强调两个向量起点相同. (3)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按照任意的次序与任意的组合进行,如(a+b)+(c+d)=(b+d)+(a+c);a+b+c+d+e=[d+(a+c)]+(b+e).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个向量相加,结果可能是一个数量.( ) (2)两个向量相加实际上就是两个向量的模相加.( ) (3)任意两个向量的和向量不可能与这两个向量共线.( ) (4)+=.( ) 2.在△ABC中,=a,=b,则a+b等于( ) A. B. C. D. 3.已知a,b,c是非零向量,则(a+c)+b,b+(a+c),b+(c+a),c+(a+b),c+(b+a)中,与向量a+b+c相等的向量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 4.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风速为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v1|+|v2| B.v1+v2 C.|v1|-|v2| D. 题型(一)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例1] (1)如图①所示,求作向量a+b; (2)如图②所示,试用三角形法则作向量a+b+c. 听课记录: [变式拓展] 本例(2)条件不变,试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向量a+b+c. |思|维|建|模| 应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应注意的问题 (1)三角形法则可以推广到n个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首尾相连”,即n个首尾相连的向量的和对应的向量是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n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2)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 (3)求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向量的和时,用三角形法则更简单. [针对训练] 1.(1)如图①,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a+b; (2)已知向量a,b,c,如图②,求作a+b+c. 题型(二)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例2]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F为线段DE延长线上一点,DE∥BC,AB∥CF,连接CD,化简下列各式: (1)+; (2)+; (3)++. 听课记录: [变式拓展] 1.在本例条件下,求+ . 2.在本例图形中求作向量++ . |思|维|建|模|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意义和应用原则 意义 由于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故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 应用原则 利用代数方法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向量相加的顺序 [针对训练] 2.如图,在矩形ABCD中,O为AC与BD的交点,则++=(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