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4772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063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9.古诗三首 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 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 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 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作者简介 参军 标题中加“歌”“引”“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读《从军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朗读《从军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写边疆地理位置,戍边战士的生活、战斗的环境恶劣。 暗 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诗意:边塞一带阴云密布,烽烟滚滚,皑皑雪山都显得黯淡无光,孤城和玉门关遥遥相对。 古关名字 孤寂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漫天 战场环境艰苦 战事频繁 表现了战斗时间长,战斗辛苦。 金甲都被磨破了 诗意: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生活 孤寂、艰苦 但是将士们的报国之志,没有因此而消磨,反而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之后还能发出豪壮誓言: 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各部族政权。 诗意: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终不还 不怕牺牲 杀敌报国之心 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这种不怕牺牲精神的歌颂和赞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将晓:快要天亮。 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作者简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仞岳 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 / / / 读出韵律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 碰到天,形容极高。 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 摩天 诗歌解读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滚滚东流如海,气势磅。 华山高大巍峨、高耸入云。 写出了北方山河的雄伟壮丽 饱含诗人的热爱之情 对祖国的热爱 夸张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原来宋朝的百姓 眼泪已经流尽了 原来宋朝的百姓在金兵的统治下眼泪已经流尽了。 他们年复一年的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的失地。 南宋朝廷的都城在南方 不止一次 不止一次期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可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感情基调:沉重、悲泣 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统一,对南宋朝廷的愤怒不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读准字音 jì tì chánɡ xiānɡ 蓟北 涕泪 满衣裳 襄阳 解诗意 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 刚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眼泪洒满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 我随手卷起书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