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重点】 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谈谈体会。 预设:我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开国大典的场面。全国人民都特别激动,特别自豪。 小结:是啊,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解放了,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板书:开国大典) 2.提问: ①谁能说说“典”是什么意思? 预设:典礼。 ②“大典”呢? 预设: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小结: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设计意图:视频播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去体验新中国的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跃,去感受这一典礼的盛大吧! 1.认真听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 (1)随文识字。 擎(qíng)着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è)荣臻(zhēn) 点拨:“擎”是后鼻音,“瞻”“臻”是前鼻音。 (2)练读字词。 政府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开国大典的气氛,理清课文脉络。 (板书:大典前 1-4 大典中 5-13 大典后 14-15)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练读字词,讲练结合,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 (2)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 (3)小组练说,按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连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3.探究活动 (1)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 预设1:参加的人可真多,有三十万呢,而且来自各行各业。 预设2:升旗仪式的场面真壮观。 预设3:毛主席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预设4:阅兵式英姿飒爽,整齐划一。 …… (2)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 ①(出示过程图)概括开国大典的场面,完成过程图。(提示: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大典中5-13 大典前1-4 大典后14-15 ②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预设1:从“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概括出群众入场。 预设2:从“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概括出宣布成立。 预设3:从“接着,升国旗”“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概括出升旗鸣炮。 预设4:从“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概括出宣读公告。 预设5:从“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概括出阅兵仪式。 预设6:从“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概括出群众游行。 (板书:群众入场4 宣布成立5-7 升旗鸣炮8-9 宣读公告10 阅兵仪式11-13 群众游行14-15) ③方法总结: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这段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3)小组练说,按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连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①教师明确要求:借助过程图,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