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878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6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国共,合作,抗日,教学设计
  • cover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能力;通过学生讲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情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思想意识。 2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谈话法、讨论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蒋介石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么正式形成的呢?它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又有何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92页中的内容) 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归纳总结) 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大革命,因此,抗战时期的合作被称为第二次合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3)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〇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1教育网 3、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边听边结合教材归纳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作用)第一、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有300万军队,国民党由发动剿共内战转向联共抗日,这对抗日战争的前面展开有重要意义。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的政党,没有广大工农劳动阶级的支持和合作,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第三,国共合作的实现,也使国民党内反蒋派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其他一些党派也表示拥护政府抗战和国共合作抗日。这样,举国上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21cnjy.com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阅读教材,勾出答案) 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 1、战前形势? (指导学生观察《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先在图中找到台儿庄的位置,然后根据图例观察日军进攻的方向,推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而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让学生感受中国军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1·cn·jy·com 日寇对徐州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