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9363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2

日期:2025-10-1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10373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反应,专题,必修,2019,苏教版,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第1课时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课标定向】   1.通过反应前后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具有能量之间的关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教学建议】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通过学生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反应的吸热与放热,结合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和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情境导入】 市场上有一种“自热方便面”,它的发热包由生石灰、铝粉等组成,遇水后在3到5秒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150 ℃以上,从而煮熟方便面。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学习任务一: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基础理解 【教材认知】 1.反应中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转化 ①煤炭的燃烧:化学能→热能、光能; ②CaCO3的高温分解:热能→化学能;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 ④电解水制H2:电能→化学能。 2.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1)实验探究 ①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混合液的温度升高 有关离子方程 式及结论 离子方程式: Mg+2H+===M+H2↑ 结论: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 ②NH4Cl与Ba(OH)2·8H2O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NH3),烧杯温度降低 有关化学方程 式及结论 化学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 结论: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 (2)概念:把放出热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把吸收热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小试身手] (原创)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做了太空“冰雪”实验,用手摸“冰球”,竟然还发热,原来是“热球”,这说明乙酸钠溶于水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提示:放热。手摸“冰球”,发热,说明该过程放热。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 ①物质总能量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 ②图Ⅰ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③图Ⅱ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2)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 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生成物分子中新键形成放出能量。 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用图形象表示出来: 若E1>E2,反应吸收能量;若E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