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041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火车波尔卡》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68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火车波尔卡
  • cover
《火车波尔卡》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火车波尔卡》是《唱游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游戏》第3课内容。它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早期管弦乐作品,为铁路通车典礼创作。作品降B大调,3/4拍,快板,复三部曲式,用写实手法描绘火车运行。其在教材中能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应采用游戏形式,多样教学方式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及时管控课堂,耐心引导,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创造,理解抽象音乐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聆听《火车波尔卡》,感受二拍子波尔卡音乐风格特点。 2. 在聆听中借助节奏歌谣、肢体律动、图谱等,体验表现乐曲欢快活泼情绪。 艺术表现 1. 能听辨各主题旋律。 2. 能用动作、声势表演模拟开火车。 创意实践 1.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 完整表演乐曲《火车波尔卡》。 文化理解 1. 通过欣赏感受波尔卡音乐风格。 2. 体验乘坐火车旅行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感受二拍子波尔卡音乐风格特点。 2. 借助多种方法体验表现乐曲欢快情绪。 3. 听辨各主题旋律。 难点 1. 准确把握二拍子波尔卡节奏特点。 2. 用动作、声势准确模拟开火车表现乐曲。 3. 完整表演《火车波尔卡》。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欣赏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复习导入 (1) 教师热情地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开启今天的音乐课,先来一起唱师生问好歌吧。”引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演唱问好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教师接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火车开啦》,现在让我们再次唱起它,回顾那欢快的旋律。”播放《火车开啦》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起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3) 演唱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火车开啦》这首歌里,我们仿佛坐着火车去旅行,那火车开动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呀?”引导学生回忆歌曲中火车的声音,激发学生对火车相关音乐的兴趣。 (4) 教师进一步引导:“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乘坐另一列特别的小火车去北京游玩,这列小火车的音乐可有趣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欣赏的《火车波尔卡》。 (5) 在引出新内容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火车波尔卡》又有别的名字哦,它还被译为《快速波尔卡》《剪彩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庆祝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创作的。”让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初步了解。 (6) 教师补充说:“这位作曲家生活在1835 - 1916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火车波尔卡》就是他早期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加深学生对作曲家的认识。 (7) 教师再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这首曲子是降B大调,3/4拍,快板,采用复三部曲式,它用很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火车启动、行驶和到站的情景。”让学生对作品的音乐特点有大概印象。 (8) 教师最后说:“现在让我们带着对火车的期待,一起来听听这首《火车波尔卡》的引子部分。”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环节。 1. 与教师一起演唱师生问好歌。 2. 跟随音乐演唱《火车开啦》。 3. 思考并回答火车开动的声音。 4. 对新的音乐充满期待,准备聆听。 评价任务 问好歌演唱: 《火车开啦》演唱: 问题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歌曲导入,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引出新课题,介绍作品背景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欣赏主题一 聆听思考 (1) 教师播放《火车波尔卡》主题一音频,说:“同学们,认真听,感受这段音乐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专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