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时间像小马车》是《唱游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时间的歌》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式。歌曲节奏有规律,多为四分、八分音符,模仿时钟小马车“哒哒”声。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采用曲调模进、节奏重复,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寓意深,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及时管控课堂纪律,要有耐心引导。教学中应多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创造,理解音乐抽象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 感受时间的难能可贵。 艺术表现 1. 能用活泼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 能用打击乐器铃鼓和串铃为歌曲伴奏。 创意实践 1. 通过学习歌曲,能用变化力度来表现时间向前奔跑的音乐形象。 2. 能在演唱和伴奏中展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创意。 文化理解 1. 通过聆听、学唱、表现歌曲,懂得在同样时间里人们各自做不同的事。 2. 明白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活泼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 能用变化力度来表现时间向前奔跑的音乐形象。 3. 能用打击乐器铃鼓和串铃为歌曲伴奏。 难点 1. 准确把握歌曲中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2. 理解歌词所表达的珍惜时间的深刻含义。 3. 能在演唱和伴奏中协调配合,展现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铃鼓、串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猜谜语导入 (1) 教师热情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然后清晰地说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这是什么呢?” (2) 当学生回答出“时间”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非常棒,就是时间!”接着进一步引导:“时间就像一辆小马车,哒哒哒哒向前行。听,它来了!”随后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音频。 (3) 在播放音频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更专注地聆听。 (4) 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受,如“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觉怎么样呀?”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补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氛围。 (6) 教师再次强调时间的概念,说:“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不停地前进,它很宝贵,我们要珍惜它。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关于时间的歌曲。” (7)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公平性,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同一辆时间小马车里,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8) 最后,教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1. 积极思考谜语答案并回答。 2. 认真聆听歌曲音频。 3. 表达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4. 跟随教师引导,进入歌曲学习状态。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聆听专注度: 感受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时间的概念和歌曲的氛围,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 活动一: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感受歌曲情绪 (1) 教师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同时引导学生:“同学们,请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