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点及掌握程度: 记住唐至明清书法大家的名字及其所创书体和重要画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唐宋至明清不同时代书法、绘画的不同的特征。 2、能力培养: 通过对诸家书法、绘画作品的分析和比较观察 出卷网,使学生学会对艺术作品的观察,使学生学会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方法,并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繁忙的商业活动的描绘解读宋代商品经济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对唐、宋、元、明不同时代的绘画和书法特 出卷网征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不同,审美情趣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书法、绘画在同一时代,内容、风格的多样性和不同时代内容、风格的丰富性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我国文化丰富而悠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 出卷网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和《清明上河图》 教学难点:书法、绘画的特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既是为激发兴趣, 出卷网又为目标导向。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从离学生最近的现实生活中出发)同学们,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汉字输入技术的日臻成熟,写字在“告别纸与笔的时代”似乎面临尴尬。君不见,就连以往整日纸笔不离手,靠爬格子吃饭的作家、记者们,今天也都纷纷告别纸笔,加入了“击键族”。由此,一些人继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学习写字,该不是学习中画蛇添足之举吧?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由学生回答之后,老师作解释) [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写字是一个人学习 出卷网、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固然要考虑掌握计算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但同时也一定要抓识字、阅读、基本运算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要小看了写字这一基本训练,它关系到你们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认真写字中养成的一丝不苟的习惯,对以后其他功课的学习,步入社会后的继续深造,获益非浅。写字决不是简单的书写符号,一个人的毅力、审美情趣、性格等都可以通过写字得到陶冶。加强训练,还可以为一部分同学今后的书法造诣打下基础。] 师:书法是中国人自己心灵的写照,“ 出卷网字如其人”。正如: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所说: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写我的感情,用笔来书写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自隋唐以来的书法大家们是如何来书写自已的情感的吧!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2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书法与绘画》。(大概用时4分钟) (二)讲授新课: A、书法:隋唐以来书法的整体风貌是 出卷网:“群星荟萃,繁花似锦。”就书法而言,唐代是走向规范化,颜、柳字的出现即是明证,宋元书法抒情性特别强烈,无论是苏轼、黄庭坚还是赵孟頫的书法莫不如此。 师:同学们请看书,隋唐以来的草书代表有哪些?他们的作品有何特点? 生答:草书:代表人物———张旭、怀素和尚,特点:速度———流走快速、运笔的连字特征———连字带笔和书面动势特征———一派飞动,“迅疾骇人”。 师:很好,历史上有“癫张醉素”的说法,请同学 出卷网们看“史海拾贝”。[向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