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讲坛: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新路 大家好,我是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办学情况。 1百年底蕴 低调务实 在各种媒体上,北京四中露面的次数不多,因为四中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教育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个问题自北京四中1907年成立以来,历届校长都非常重视,在20世纪初,北京四中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提出了学科学、学世界、学做人的办学思想。建校初期所聘的教师也多是北大、北师大的毕业生或者是归国留学人员,有不少老师还是当时的知名学者、作家,当年老师讲授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程采用的大多是美、英、德等国的原版教材,所以学生一开始就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了解到各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发挥优势 与时俱进 近十几年来,随着自费出国留学的快速增长,四中在指导学生出国留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早在2006年之前,四中就有学生申请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国外顶尖大学。到2008年时,四中准备出国的学生大概就有30人左右。当时四中还特别成立了出国指导办公室,专门给出国的学生写推荐信,指导学生申请国外的大学。 2011年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四中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四中首届中美课程班招生共招收了60名学生。 2012年成立了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是北京四中同一法人校长领导下的直属校区,与北京四中教育价值观和校园文化一脉相承,至今已有10年的办学历史。国际校区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宗帽头条二号,面向长安街,毗邻中央音乐学院,掩映在枝叶繁茂的国槐之中。 国际校区一直贯彻北京四中“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杰出的中国人,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提高国际交往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在国家未来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多元维度 扎实课程 国际校区继承了北京四中卓越的课程设置,将学生发展路径和目标作为框架,以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为模块,增加了“研讨+研究”的精修课外延,辅以重视个人发展的“强基础、高自主”的选课方式,打造了具有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特色的本土化课程创新体系。 纵向看,国际校区的课程体系包括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高中基础课程,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和北京四中卓越的校本课程为主,兼顾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扎实稳健的基础。 第二个维度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早熟悉大学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机会,国际校区开设了近20门AP课程,帮助学生探索学术发展方向,为敢于挑战学术难度的学生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第三个维度是先修顶石课程,国际校区于2018年11月获得了美国大学理事会 AP Capstone课程的授课资格,是中国第一所取得该资格的公立学校。该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难度更高、强度更大的挑战。 第四个维度是精修课程,国际校区的精修课程延续“研讨+研究”的教学理念,以不同领域和学科为依托,由教师构架、设计并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难度较大,学生需要通过选拔才能学习,这是为追求突破自我的学生量身定制的高阶课程。 横向看,国际校区的课程体系包含十个模块:语文、数学、英语、第二外语、科学、人文、艺术、体育、升学、学生活动。 国际校区自创校以来,一直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自由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成就自我。丰富到奢侈的开课数量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基础。自主选课和走班制度是恰当的实现过程,而10-15人、甚至1对1的超小班授课则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质量保障。 在鼓励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国际校区的课程也展现了自己的特色。“大阅读”是国际校区一直倡导的学习方法,老师会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