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4587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圆锥(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301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课时,PPT,20张,课件,第一
    课题 《 圆锥 》第 1 课时:圆锥的认识 课时教学 目标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 重难 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圆锥实物及几何模型. 学生准备:圆锥形的实物、直尺等.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 创 设 课件创设反映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成就的展览情境,画面聚焦定格于火箭模型. 教师:火箭由圆柱和圆锥组成,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那么圆锥有哪些特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观察火箭图片,了解火箭由圆柱和圆锥组成。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合 作 探 究 自主探究,认识圆锥 1.实物感知,抽象图形教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圆锥 课件出示圆锥形的实物,然后去掉这些圆锥形物体的颜色、图案,抽象出圆锥图形. 2.观察操作,认识表面 (1)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的圆锥.提问:圆锥是由哪些面围成的,有什么特征 (2)课件演示圆锥的底面、顶点. 3.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两个高矮不同的圆锥. 教师:这两个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 教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吗 4.小结圆锥的特征 教师:综合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圆锥具有哪些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只有一条高。 5.测量圆锥的高 1.观察圆锥实物,抽象出圆锥模型。 2.学生独立观察、操作、摸一摸老师准备的圆锥。 3.在小组内交流:在圆锥的表面发现了什么 4.全班反馈交流。 5.学生:底面大小不同,高矮不同 6.观察圆锥图形讨论:圆锥有多少条高 通过观察得出:圆锥的高只有1条。也就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7.概括圆锥的特征 8.学生利用圆锥实物和三角尺、直尺等动手操作测量圆锥的高。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交 流 展 示 辩一辩,指出下图中哪些图形是圆锥 判断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相等. ( ) 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都有无数条. ( ) 测量圆锥的高时只要测出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一点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 3.教科书第33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辨认. 2.同桌间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判断然后全班订正。 4.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运用能力。 小 结 提 高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有收获吗 你觉得这节课学习的哪些内容比较难 对这些内容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说你自己的收获和启发。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建模意识 拓 展 延 升 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 )。侧面是一个( )面,展开后是一个( )形。 2、圆锥的体积等于( )圆柱体积的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 学 设 计 圆锥 一个顶点, 一个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底面是一个圆, 只有一条高。 课 后 反 思(课件网) 第1课时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 锥 西南大学-出卷网- 课堂引入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课堂引入 圆柱 底面 底面 .o .o 高 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高有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 观察下面的物体。 上面这些图形都是圆锥。 课堂引入 它们都是圆锥。 课堂引入 √ √ 指出下面图中的圆锥。 课堂探索 快速转动 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的一条边贴在一根木棒上,再让它快速转动,看一看转出的是一个什么形状? 课堂探索 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板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