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4748

七上8世说新语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4张pt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6315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上,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多方式朗读,了解故事内容。 一 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二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三 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认识了两个孩子———谢朗和谢道韫,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慧,领会到了语言的优美。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来认识另一个孩子———陈元方。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什么意思。 听课文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文章断句。 1 初读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听课文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文章断句。 1 初读感知 期(qī):约定。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舍(shě):舍弃,丢下。 例句:“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qù):离开。 例句:“待君久不至,已去。” 听课文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文章断句。 1 初读感知 引(yǐn):拉,牵拉。 例句:“友人惭,下车引之。” 顾(gù):回头看。 例句:“元方入门不顾。” 不(fǒu):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例句:“尊君在不?” 题目和事件有什么关系呢? 4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提示:人物和事件。) 3 初读感知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 明确: 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 明确: 初读感知 尊君在不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同“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初读感知 与“俄”合用,表示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而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连词,表顺承,可不译。 一词多义 初读感知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古今异义 初读感知 省略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待君久不至,已去 “门外”前省略介词“于”。 句首省略主语“家父”。 特殊句式 解读文本 元方讲信明礼、聪明、不卑不亢,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良好家教。 1.整体感知元方性格。 明确: 《咏雪》中的孩子有智慧,善于表达,语言优美。那么,本文中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解读文本 方正一词,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主要通过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来表现人物身上的正直品质。 2.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 补充: 元方也像《咏雪》中两个孩子一样机智聪明,也是善于说话,《咏雪》被选入《世说新语》的《言语》篇。但作者把这篇文编入《方正》篇,分析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解读文本 (1)读文章,找出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提取表现人物方正的句子。 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元方的不卑不亢,懂礼识仪。元方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他有良好的家教;对于有错在身,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还怒骂别人的友人,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别人,同时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可见他的“方正”之气。元方语言中“家君”一词,作为谦辞的使用,体现元方的明礼。 明确: 元方的语言符合“信”“礼”,正是因为他讲信明礼,所以才将本文选入《方正》。 解读文本 方正 懂守信 知礼节 有自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