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6481

第五章 第4、5节 核裂变与核聚变 “基本”粒子(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8170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第4、5节 核裂变与核聚变———基本”粒子 (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2.关注核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 1.知道核裂变与核聚变、链式反应及粒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弹、核反应堆、聚变反应条件、新粒子的内容。2.掌握链式反应及核裂变释放能量的计算,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掌握轻核聚变的条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核裂变 1.核裂变的发现 (1)发现:1938年年底,德国物理学家_____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中发现了_____的裂变。 (2)定义: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_____的新原子核,并放出_____的过程。 (3)铀核裂变:用_____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方程是U+_____―→Ba+Kr+_____。 (4)链式反应:当一个_____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_____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的核裂变反应。 (5)链式反应的条件:发生核裂变物质的体积大于等于_____或发生核裂变物质的质量大于等于_____。 2.反应堆:可以控制_____释放核能的装置。 3.核电站 (1)组成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_____,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燃料:_____。 ②慢化剂:铀235容易捕获慢中子发生反应,采用_____、重水或普通水作慢化剂。 ③控制棒:由吸收_____能力很强的镉制成,用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2)工作原理:核燃料_____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 (3)能量输出:利用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_____,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 (4)核污染的处理:为避免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_____物质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放射性污染,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_____,用来屏蔽核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反应堆用过的核废料具有很强的_____,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深埋地下。 二、核聚变 1.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_____的核,并释放出_____的反应。 2.典型的核反应方程:H+H―→_____+n+17.6 MeV。 3.条件: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轻核间距达到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_____ 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由于原子核都带 正电,要使它们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克服巨大的_____,这就要求原子核具有足够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它们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温度高达几百万开尔文,因此核聚变又叫_____。 4.太阳能:太阳的主要成分是_____,太阳的中心温度可达1.6×107 K,在此高温下,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不断地放出能量。太阳能就来自于太阳内部_____释放的核能。 5.应用:目前,人工产生的热核反应主要用在核武器上,那就是_____,需要用_____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爆炸。 6.核聚变的优点:第一,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第二,地球上核聚变燃料氘储量丰富。第三,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 7.核聚变的难点: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热核反应的高温。 8.控制方法 (1)磁约束:利用磁场约束参加反应的物质,目前性能最好的一种磁约束装置是_____。 (2)惯性约束:在惯性约束下,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或X射线从各个方向照射参加反应的物质,使它们“挤”在一起发生反应,核聚变物质因自身的惯性,在极短时间内来不及扩散就完成了核反应。 三、“基本”粒子 1.“基本”粒子不基本 (1)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后来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于是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 (2)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的新粒子都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又发现_____、_____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结构。 [微情境·大道理]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