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8186

6.2病毒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0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病毒,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科版
  • cover
课题:病毒 提供者: 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发现过程、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病毒等方面的知识点。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病毒不仅会引发疾病,还可以在疫苗接种、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对病毒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病毒的结构、分类及其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病毒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4)态度责任:关注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树立科学防治病毒的态度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细胞结构的区别,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病毒的非细胞结构特性。 (2)掌握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包括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疫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吃过一种叫做 “糖丸” 的东西?请吃过 “糖丸” 的同学举手。(学生举手)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吃 “糖丸” 有什么作用吗?(生: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非常正确,吃 “糖丸” 是为了预防小儿麻痹症。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 “糖丸” 可以预防这种疾病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下病毒的一些基本特征。谁能说说你知道的病毒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点。) 教师:非常好,大家提到的病毒小得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资料来详细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特征。 教师展示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的图片,并讲解病毒的大小和结构。 教师: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大约只有几百纳米的大小。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类比:假设篮球是细菌,那么病毒就像一个小颗粒,而摩天大厦则是我们的细胞。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加深对病毒尺寸的理解。) (2)病毒引起的疾病 教师:病毒不仅小,而且对人体和动植物都有很大的危害。你们知道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学生自由发言,列举出多种疾病,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教师:非常好,这些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种 ——— 艾滋病。 (3)艾滋病的预防 教师: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HIV 病毒引起的。谁知道艾滋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生: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故事讲述:一个真实的艾滋病病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困境。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教师: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生: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针头,进行 HIV 检测等。) 教师:非常好,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种常见的疾病 ———小儿麻痹症。 (4)小儿麻痹症的预防 教师: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 “糖丸”?(生:“糖丸” 是减毒病毒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教师:非常正确,“糖丸” 实际上是一种口服的减毒病毒疫苗,通过接种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2. 病毒的发现过程 教师:那么,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