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讲 电解池及其原理 ( 模块导航 ) ( 模块一 电解原理 ) 1.电解和电解池 (1)电解是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构成条件为:必须连接有直流电源,要有电极(阴、阳极),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以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为例分析 电解池基础模型 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 (2)电解过程的三个流向 ①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的阳极→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流向:阳离子→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电解池的阳极。 ③电流方向:电源正极→电解池阳极→电解质溶液→阴极→负极。 (3)电解池中阴阳极的判断 判断方法 与电源连接方式 电子流动方向 离子移动方向 反应类型 电极现象 阳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 电子流出 阴离子移向 氧化反应 溶解或产生有色气体 阴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子流入 阳离子移向 还原反应 析出金属或产生氢气 【归纳总结】 1.放电指的是电极上的得、失电子。 2.活性电极指的是除去Au、Pt以外的金属,惰性电极指的是Pt、Au、C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 3.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注意离子导体(电解质)是水溶液还是非水状态。 4.电解水溶液时,K+~Al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即不可能用电解水溶液的方法得到K、Ca、Na、Mg、Al等金属。 5.书写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时,要以实际放电的离子表示,但书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时,弱电解质要写成分子式。 6.电解质溶液中未参与放电的离子是否与放电后生成的离子发生反应(离子共存)。 7.要确保两极电子转移的数目相同,且注明条件“电解”。 【例1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解池中的电解质可能是熔融状态或固体电解质。( ) (2)电解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阳极移动,阴离子向阴极移动。( ) (3)电解池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发生。( ) (4)阳极失去的电子经过直流电源,流向阴极。( ) (5)阳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 ) (6)电解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入阴极通过溶液到阳极,然后从阳极流出,流回电源正极。( ) (7)若把Cu+H2SO4=CuSO4+H2↑设计成电解池,应用Cu作阳极。( ) (8)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 ) (9)用铜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加入盐酸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 【答案】(1)√(2)×(3)×(4)×(5)×(6)×(7)√(8)×(9)×(10)× 【例2】如图所示是电解稀盐酸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电极为_____,b电极为_____。 (2)c电极为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发生了_____反应。 d电极为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发生了_____反应。 (3)电解过程中,氢离子向____(填“阴”或“阳”,下同)极移动,氯离子向____极移动。电解总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正极 负极 (2)阳极 2Cl--2e-===Cl2↑ 氧化 阴极 2H++2e-===H2↑ 还原 (3)阴 阳 2HClH2↑+Cl2↑ ( 题型归纳 ) 【题型1 电解原理】 1.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阳极上析出金属铜 B.在阴极上析出金属铜 C.在阴极上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因此阳极上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在阴极上析出铜。故B符合题意。 1.2过硫酸铵[(NH4)2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