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9637

【弯道超车】微专题2 水溶液中粒子浓度图像分析--新高二化学暑期讲义选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5-10-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647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高二,必修,讲义,暑期,化学,高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2 溶液中粒子浓度图像分析 ( 基础知识 ) 1.利用中和滴定曲线分析粒子浓度图像———抓“五点”破解中和滴定图像 室温下,向20 mL 0.1 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利用中和滴定曲线分析离子浓度思路,三看: 一看谁滴定谁,二看坐标,三看特殊点(起点、恰好反应点和中性点)。 【例1 】25 ℃时,向20.00 m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点②时NaOH溶液恰好被中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CO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B.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C.点④所示溶液中存在:c(CH3COOH)+c(H+)=c(CH3COO-)+c(OH-) D.滴定过程中会存在:c(Na+)>c(CH3COO-)=c(OH-)>c(H+)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分析,滴定前NaOH溶液的pH=13,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点②时氢氧化钠恰好被中和,消耗醋酸溶液20 mL,则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故A正确;图中点①到点②所示溶液中,随着滴入醋酸溶液,水电离被抑制的程度减小,即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恰好反应后继续滴加醋酸,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即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点④所示溶液是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根据元素守恒:c(CH3COOH)+c(CH3COO-)=2c(Na+),根据电荷守恒:c(Na+)+ c(H+)=c(CH3COO-)+c(OH-),则c(CH3COOH)+2c(H+)=c(CH3COO-)+2c(OH-),C错误;滴定过程中,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会有c(Na+)>c(CH3COO-)=c(OH-)>c(H+),D正确。 【例2 】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滴加过程中无气体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c(NH)+c(NH3·H2O)=c(SO)+c(OH-) B.b点溶液中:2c(SO)=c(NH)+c(Na+) C.c点溶液中:c(SO)>c(Na+)>c(OH-)>c(NH) D.a、b、c、d四个点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中曲线,在a点,NaOH与NH4HSO4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Na2SO4、(NH4)2SO4和水;在b、c点,溶液均为Na2SO4、(NH4)2SO4、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在d点,反应后的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Na2SO4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由以上分析知,在a点,生成物为Na2SO4、(NH4)2SO4和H2O,依据元素守恒,溶液中:c(NH)+c(NH3·H2O)=c(SO),A不正确;b点溶液中,依据电荷守恒:2c(SO)+c(OH-)=c(NH)+c(Na+)+c(H+),溶液呈中性,c(H+)=c(OH-),所以2c(SO)=c(NH)+c(Na+),B正确;c点溶液中,一水合氨发生电离,溶液呈碱性,但溶液中c(Na+)最大,所以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SO)>c(NH)>c(OH-),C不正确;a、b、c、d四个点中,a点发生NH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其他点,水的电离都受到抑制,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不正确。 【例3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L-1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b约为1×10-5 B.a、b之间的点一定满足:c(NH)>c(Cl-)>c(OH-)>c(H+) C.c点溶液中c(NH)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