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②培养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角色扮演感悟美国内战的起因,突破本课难点。 ②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③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③树立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2学情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我是从初一入学开始代课,经过两 出卷网年的相处,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很了解, 学生对我的学习要求, 授课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特点也很认同。我的教学理念是,务实高效,当堂达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自主、自动的学习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同时结合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记忆的方法技巧,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居多。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历史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历史不再那么难学,对老师的要求开始比较的接受、配合,课堂效率、课堂容量也大为提高,对于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逐步掌握,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同时,经过两年的磨合,师生关系开始更加融洽,师生课堂配合更加默契,课堂气氛也逐渐活跃,我有信心,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创中考历史的辉煌。 二、存在的问题 进入初三后,学生需要学习、复习的科目很多, 出卷网中下游同学的学习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对于我们历史学科来说,更是应付居多。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历史课堂上,当堂达标情况大相径庭,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逐渐增多,而且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有部分同学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背诵速度慢,遗忘速度快等。历史整体水平还可以,但历史尖子生进步幅度不够大,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弱 。从上学年的多次测评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如,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牢,学生粗心大意的现象严重,对题目审题不严谨或者不会审题,做题能力差,书写凌乱,答题格式不规范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美国南北战争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先来做一个课前调查。请问,你们喜欢欧美诗歌吗?” 学生:“喜欢!” 老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抒情诗《哦!船长!我的船长!》,有请×××和×××同学为大家朗诵。” (放幻灯片并放轻音乐做背景) 学生朗诵: “哦,船长!我的船长! ———选自惠特曼《草叶集》 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的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这只船已经经历了一切风涛, 我们所追求的酬报也已经得到, 港口已经靠近, 我听见了钟声, 人们全都在欢腾, 这时候,跟踪着这坚毅的船, 这勇猛的大胆的船, 那千万双眼睛: 但是,哦,心啊!心啊!心啊! 哦,点点红色的血痕, 这时我的船长横卧在甲板上, 倒下了,死得冰冷。” 老师:“谢谢二位同学的精彩朗诵。请问大家,这首诗所要纪念的‘船长’指的是谁呀?”(出示林肯照片) 学生:“美国总统林肯!” 老师:“很好!就是被列夫 托尔斯泰评价为‘ 出卷网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