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1)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1-c-n-j-y 2)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 出卷网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唯物史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历史使命: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2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对于科技 出卷网在生产方面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与我们时代紧密联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的学习有相当浓厚的兴趣,教师注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作用。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温故而知新 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项目 时间 理论 标志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牛顿力学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 出卷网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老师】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进行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21·cn·jy·com 活动2【讲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原因,并得出“‘催化剂’:社会保证”的结论。 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1)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 2)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 1)“克隆”是什么意思?( 出卷网克隆是英文 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 2)怎样对待克隆技术?(我国应当掌握克 出卷网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