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战后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 2. 说出铁幕演说的演说者、演说的时间及其影响。 2. 说说“冷战”的含义,列举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分析其实质。 3. 认识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对二战的 出卷网残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必然会思考:二战后的世界将会走向何方?学生学习探究的意愿比较强烈。同时,初三的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 3重点难点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提问复习旧知 2、【创设情境】 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 出卷网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什么是冷战?美国为什么要进行冷战? 它是怎样实施冷战政策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活动2【活动】【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勾画要点,解决以下问题: 1、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欧亚 国家的建立(了解) 2、冷战的含义:是 针对 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3、冷战的目的:遏制 4、冷战的信号:1946年,英国首相 在美国发表“ ”发出了冷战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政治上:1947、3 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 。 5、表现 经济上:提出 即 。 军事上:1949年,建立了 。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 6、冷战的高潮: 建立(这也标志着 的形成)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 (一)冷战的背景(两大阵营形成)。 1.“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从以下三个方面自学: (1)在地图册上找一找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____洲和____洲,在_____的影响之下建立。 (2) 新中国也在其中,并且意义重大。 (3)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2.为什么既要“战”,又要“冷”呢? “战”: “冷战”: (二) 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 出卷网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铁幕”是什么意思?“铁幕演说”的发表有何影响? (三)冷战的表现: 1.政治上:出台_____。 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实质是什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 内容:宣称美国有:领导 、援助 、防止 的使命。实质:以____ _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影响:它既是美国发动冷战的 ,也是冷战 的标志。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1、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 “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材料三、 [20101013113352812]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2.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