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274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0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3课,冷战,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 cover
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 出卷网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和《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 2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答题能力有待提高。 出卷网学生对做材料分析题感到非常吃力,常常地把握不准观点,做出错误判断,导致整题失分,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在一些观点相似或相对立的问题上容易混淆,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不到位;其次,在考试中,学生失分多的还有选择题,这与学生课后看书少,熟悉课本程度不够有关;最后是在材料题上,存在要点把握不全以及书写不规范造成材料题难以拿到高分。 3重点难点 一、重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二、难点:什么是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件放映美苏的核武器图片及其数量对比表, 出卷网帮助学生形成美苏对抗的认识):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主要就是从“冷战”兴起的背景、标志和表现三个方面来讲述这一巨大变化。 (教师引入第一子目)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首先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活动2【活动】“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布置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自学: ㈠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世界意义 ㈢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提问)欧亚人民民主国家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的表述,并指导学生看教材第84页第二段小字,引导学生了解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几种方式。 (教师提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今天我们将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看新中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战后欧亚两洲陆 出卷网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指导学生看教材第85页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简表》),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总共13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并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铁幕演说” (课件显示标题) (教师谈话提问)教材提到,二战后初期, 出卷网美国改变与苏联的战时合作政策,转而实行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这里“冷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既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