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过程;记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及组成国家;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矛盾变化而做出的相应调整及对策,培养学生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和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使学生关注关注巴尔干半岛地区问题的历史由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联系现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实质,为学生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四)渗透国防教育理念 通过两大军事集团结盟学习,根据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分析,我们怎样结盟和哪些国家结成战略同盟;并在军备竞赛中介绍我国辽宁号航母,树立先进武器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我国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加强居安思危教育,防患于未然。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 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 弱,通过七、八年级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行为习惯。语言文明,思想健康,积极、认真、扎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之间的利益冲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教师设问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发生在什么时候?其标志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渡)19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并催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随着垄断的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彼此矛盾重重,最终促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在欧洲形成。那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指什么组织?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教师引导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呢?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课件显示标题一)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教师借助下列图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列图表,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显示)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9世纪70年代前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13 420世纪初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请学生结合图表回答,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在世界的位次有何变化?最终明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退居第四位。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看看英、德、美、法所占殖民地与其经济实力是否成正比,并自然得出“后起的实力强国与所占殖民地极不协调”的结论)(教师出图片引导)请同学们首先看一幅图片,图片上的人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外交大臣“皮洛夫”旁边是当时他的一句重要讲话:“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