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恒定电流 第2节 电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电阻定律 1.(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2.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的金属导体的长、宽、高之比为4∶2∶1,通以图示方向电流时,甲、乙的电阻之比为 ( ) A.1∶4 B.4∶1 C.16∶1 D.1∶16 3.电阻丝是中学实验室里常见的电学元件,规格各有不同。现有一根粗细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电阻丝,将其截去,再把剩余部分均匀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 A.R B.R C.R D.R 4.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电阻为R,则 ( ) A.对折后,电阻变为R B.截去,剩余部分电阻为R C.均匀拉长至原来长度的2倍,电阻变为4R D.均匀拉长至原来长度的2倍,电阻变为2R 5.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随其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她拿了一根细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她测得盐水柱的长度是30 cm时,电阻为R。现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拉长,盐水柱的长度变为40 cm。如果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则拉长后盐水柱的电阻是 ( ) A.R B.R C.R D.R 题组二 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6.在做“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每次需挑选表中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号码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1.0 3.2 锰铜 B 0.5 0.8 钨 C 1.5 1.2 镍铬 D 1.0 0.8 锰铜 E 1.2 1.2 钨 F 1.5 1.2 锰铜 G 0.5 1.2 镍铬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填号码) ;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 (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 。 题组三 电阻率 7.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大都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大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所谓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无穷大 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8.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像“橡皮泥”一样的新材料。据称,这种材料可塑性强且可在室温下制造,但导电性却堪比金属,可能会帮助塑造新一代电子设备。如图为一该材料制作的圆柱形导体,现将其拉长,则 ( ) A.该材料的电阻率变小 B.该材料的电阻率变大 C.该材料A、B两端间的电阻变小 D.该材料A、B两端间的电阻变大 9.电导仪是测量溶液电导率的仪器。由电导电极、测量系统、显示系统组成,其测量溶液电导率的原理如图所示,M、N是两片间距为l=1 cm,面积均为S=1 cm2的正方形铂片,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3 V的电压,测出电流I=0.6 μA,则这液体的电阻率为 ( ) A.1.25×104 Ω·m B.1.8×10-4 Ω·m C.2.5×104 Ω·m D.5×104 Ω·m 10.甲、乙为不同材料制成的两个长方体金属导电板,长、宽、高均分别为a、b、c,其中a>b>c,如图,它们的外形完全相同。现将甲、乙两金属导电板按图中所示两种方式接入同一电源时,若回路中的电流相同,那么甲、乙两金属导电板的电阻率之比为( ) A. B. C. D. 题组四 电阻定律的应用 11.有一种 “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学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