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第2节 科学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 (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E=U1+I1r和E=U2+I2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像,再根据图像求E、r 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电动势E,再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 2.某物理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测量两节新买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各有两种型号可供选择,分别是定值电阻a(阻值为4 Ω,额定功率为4 W);定值电阻b(阻值为10 Ω,额定功率为15 W);滑动变阻器c(阻值范围为0~20 Ω、额定电流为2 A);滑动变阻器d(阻值范围为0~200 Ω、额定电流为1 A)。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定值电阻应选择 (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c”或“d”)。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组同学获得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并绘制了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使用的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根据图像可得两节电池的内阻为 Ω,电动势为 V。(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学习小组需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提供的器材中选取合适的器材,组成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2.0 Ω。 (1)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作U-I图像如图乙所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调节范围小 B.电压表量程偏大 C.干电池内阻较小 (2)将图甲中的某一条导线改接一下即可解决图乙出现的问题,请在改接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上改接后的导线。 (3)用改接后的电路继续实验,测得多组U、I值并在U-I图像上描点作图,如图丙所示,则所测电动势E= V,内阻r= Ω。(均保留两位小数) 题组二 其他方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灵敏电流计G(内阻约为50 Ω); 电压表V(0~3 V,内阻约为10 kΩ); 电阻箱R1(0~9 999 Ω); 滑动变阻器R2(0~100 Ω,1.5 A); 旧干电池一节;导线开关若干。 (1)某实验小组先测灵敏电流计的内阻,电路如图甲所示,测得电压表示数为2 V,灵敏电流计示数为4 mA,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灵敏电流计内阻为 Ω。 (2)为将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10倍,该实验小组将电阻箱与灵敏电流计并联,则应将电阻箱R1的阻值调为 Ω。调好后连接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了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计的示数如下表,请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合适的IG-U图线。 IG/mA 3.0 2.5 2.0 1.5 1.0 U/V 0.8 0.9 1.0 1.1 1.2 丁 (3)由作出的IG-U图线求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5.一课外小组想要测量一个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准备的器材有:电流表(0~200 mA,内阻12 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Ω),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1)由于电流表A的量程较小,考虑到安全因素,同学们将一个定值电阻和电流表并联,若要使并联后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的2倍,则定值电阻的阻值R0= Ω。 (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若实验中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流表的示数I,并计算出,得到多组数据后描点作出R-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学校物理学习小组决定测量一个番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