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0807

4.2.3液化课件(25页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7次 大小:42661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3,液化,课件,25页,PPT,2025-2026
    (课件网) 第四章 物态变化 4.2 汽化和液化 第3课时 液化 课程讲授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导入 课后作业 水沸腾汽化产生水蒸———汽化 试管中的水蒸气向上运动遇到上方的冷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现象 模拟雨的形成: 思考:如何让水滴凝结的更多? 在玻璃片上加冰块 思考: 1、气球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2、气球为什么会变瘪? 由此说明: 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发生液化! 生活中有哪些实例支持这个结论? 液化 1、定义: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因此,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A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草叶上有露珠生成 B.湿衣服晒干 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D.太阳出来雾散了 常见的液化现象———露、雾 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常见的液化现象———白气”现象 由于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B白气不是气,是小水滴 【例1】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C 可乐瓶为啥冒水了? 常见的液化现象———水雾”现象 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形成水雾现象 【例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下列有关小水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玻璃上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玻璃上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C.夏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D.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小水滴都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A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物理和生活 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液化,看不见白气。而上面一段因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 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可以是任何气体液化,但压缩体积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需在一定温度下压缩 【例3】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压缩气体体积并降低气体温度 C.使气体体积压缩到足够小 D.增大气体体积并升高温度 D 之后,气态氨又液化成液态氨,下沉到热棒的下部。如此循环往复,热棒不断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使路基的温度保持基本不变,从而保证路基的坚固、稳定。 当土壤温度升高时,液态氨吸收冻土深处的热量而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 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 100°C的水蒸气液化为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拓展: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 验证水蒸气放热实验: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思考: 1、甲中水温升高到t的原因是什么? 2、控制变量法的含义? ①水蒸气液化所放出的热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