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1243

第4课《灯笼》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81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4、灯笼 吴伯箫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反复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3.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灯笼”的含义,体会作者 的爱国情怀。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争讼()领域()斡旋()静穆() 思慕 怅惘()锵然()褪色()燎原() 熙熙然()暖融融 马前卒() 人情世故 焚身()岁梢()溺炕()神龛()犬吠() 金吾不禁()张灯结彩 垂珠联珑 一脉幽悄()夜深星阑()挑灯看剑() 霍嫖姚() 一、预习检查 争讼(sòng) 领域(yù) 斡旋(wò) 静穆(mù) 思慕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暖融融 马前卒(zú) 人情世故 焚身(fén)岁梢(shāo) 溺炕(kàng) 神龛(kān)犬吠(quǎn fèi ) 金吾不禁(jìn) 张灯结彩 垂珠联珑 一脉幽悄(qiǎo) 夜深星阑(lán) 挑灯看剑(tiǎo) 霍嫖姚(piào) 裴公(péi) 司马懿(yì) (二)、结合语境体会词语含义 斡 旋: 静 穆: 思 慕: 怅 惘: 褪 色: 熙 熙 然: 暖 融 融: 马 前 卒: 人情世故: 调解周旋。 安静而严肃。 怀念;追慕。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温和欢乐的样子。 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文章文章写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 满含了怎样的感情? 2、请以“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来表达你对文中的某个词语、某句话或某件事的理解或感悟。 1、文章写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 一(1)开篇说“火”。 表明小孩以及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 二(2--11)说灯笼。有关灯笼的回忆和联想。 祖父夜行(3):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 母亲吩咐(4):插入人物语言,过渡段。母子深情。 慈母之爱(5):远离乡井,母爱珍贵。 乡俗还愿(6):村头挂红灯,给孤行客以安慰。 族姊远嫁(8):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朱红描字(9):曾经的快事,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 献帝灯笼(10):行文至此,脱离乡村生活的描写,转入历史话题。 灯笼下马前卒(11):联想爱国名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借古喻今,充满豪情,表达宏愿。 家国情怀 感情升华 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三(12)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总括全文内容,所述之事甚多———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其中“灯笼”是一个联结点、寄托物,但对既往亲情的怀念和对眼前国运时事的感触才是真正的重点。 话说灯笼(2):联想早年许多与灯笼相关的事件,叙述中流露出欣、向往。 元宵张灯(7):太平丰年热闹景象,灯笼随着入梦乡。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挤着”,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 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议论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三、合作探究 1.第1自然段叙述了什么事情?有何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