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1679

3.2 透镜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36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透镜,教学设计,格式,2025-2026,学年,苏科版
  • cover
课时编号 013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透镜 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的折射 透镜》的第二节,是光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眼镜入手,介绍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通过 “初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活动,引导学生观察透镜成像的特点;接着通过 “观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的现象” 活动,揭示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最后通过 “用凸透镜观察物体” 活动,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此内容不仅是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意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透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放大镜、眼镜),但对其科学规律缺乏系统认识。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抽象思维和实验探究方面仍需引导。学生可能对 “透镜对光的作用(会聚和发散)” 的理解存在困难,对 “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 认识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突破。此外,学生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较少,需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经历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对光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透镜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透镜的分类,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 难点: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尤其是会聚和发散的判断),以及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包含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视频、图片等)、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平行光源、光屏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如放大镜、眼镜)。 提问:“同学们,这些物品都用到了透镜,你们知道透镜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对光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透镜的奥秘。” 观察展示的透镜,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顺利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透镜的分类 1. 展示图 3-13 的图片(凸透镜和凹透镜),讲解透镜的分类: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 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到了凸透镜或凹透镜?”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 二、初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1. 演示活动 3.3:“初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用眼镜代替透镜进行观察,辨别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哪种类型的透镜。 2. 讲解观察发现:用凸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而用凹透镜看到了正立、缩小的像。通常所说的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老年人戴的老花镜的镜片也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1. 演示活动 3.4:“观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的现象”。分别将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太阳,或是正对着平行光源,再将光屏放在透镜的后方,改变光屏到透镜的距离,观察现象;在充满烟雾的容器内,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现象。 2. 讲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