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36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瓦雷里《石榴》赏析指导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2次 大小:14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大全,瓦雷里
  • cover
瓦雷里《石榴》赏析指导 石榴与人的头颅,本来是两种不相关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却有了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首咏物的短诗,就围绕着二者的相似性,展开了惊人的联想。第一节,先写坚硬的石榴因过度成熟开裂,露出珠玉一样的粒子,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无疑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效;从这一形象出发,诗人继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也“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多少有点类似,建立一种联想很好理解,但头颅如何因“发现”而开裂呢?在这里,诗人描写的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而更多是一种想像中的现实,“开裂”一词表达的或许是大脑因发现而豁然开朗的状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三节,诗人的笔触重新回到了石榴身上,着力渲染“开裂”的过程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上一节写到石榴开裂是因为粒子过多,如果说这是“内因”的话,那么“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一句,强调的是“外因”,正是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石榴才获得成熟,裂开表皮,让红色的玉汁飞迸。在这两节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也颇值得称道,清晰、有力,又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是石榴表皮的粗糙、坚硬,一方面又是内部粒子的红玉一样的晶莹,内外的反差传达出“成熟”的艰难与隐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充满对抗性的语汇,如“隔墙”与“打通”,“敌不过”与“向外飞迸”,在封闭与外射之间,一种角力的、反抗的美得以呈现。这两节写的虽然只是石榴,但因为在第一节中,“石榴”与“头颅”之间的联想已经建立,所以二者的形象实际上有了一种相互叠映的效果,石榴的“傲然”就是头颅的“高贵”,而石榴的内与外、阻隔与打通之间的张力,也影射了灵魂获得成熟过程中,交织在头颅内部的思想张力。21教育网 第四节只有三行,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诗人又回到了关于头颅的思考,但在最后话题被引申了,“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的相似,被一种更深层的相关所替代:“辉煌耀目的裂口”让我想起灵魂“秘密的结构”。灵魂与石榴的相关性不是有形的,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美妙的汁液从坚硬的外壳中迸飞,对于一个追求更高智慧的灵魂来说,这一过程又何其相似。正如“石榴”内部因成熟的粒子而充满张力,智慧灵魂也像一种特殊的建筑,在内部包含着“秘密的结构”。21cnjy.com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是一首关于思想,更准确说是关于思想结构的诗,语言清晰、有力,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同时,也有一种硬朗的逻辑力量。可以说,诗人将理性思考的明确与感性经验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思想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诗人,瓦雷里还长期进行过哲理的研究,他甚至对数学也情有独钟。因而,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也与一般随兴挥洒的作风不同,他更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在他看来,诗歌写作也是一种思想的建筑,是建立在谨严、准确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必须包含思想、语言的双重劳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