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7841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8656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 cover
口语交际 说新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二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四年级 设计理念设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大维度,以“真实性学习”和“任务驱动”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的口语交际课堂。 1.情境驱动,激发真实表达 通过创设“红领巾说新闻”栏目组招募小主播的真实情境,将口语交际任务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表达欲望。情境贯穿课堂始终,从数字人播报校园新闻导入,到小组“新闻六角桌”协作,再到模拟电视台发布新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体验“说新闻”的意义,实现“学用结合”。 2.多维互动,培养综合能力 采用“师生对话—小组合作—全班展示”的多维互动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讨论、评价、反思等环节,逐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小组合作中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与“发表看法”,既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通过星级评价表,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清晰性、逻辑性及情感传递,促进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 3.技术赋能,拓展学习路径 融合AI智能体、平板拍照分享等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课前学生借助多种媒体搜集新闻,课中通过数字化工具即时分享与反馈,课后延伸至家庭、社会平台,形成“课内外联动”的学习闭环。技术的介入不仅丰富了新闻资源的获取方式,更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习得现代公民必备的信息处理与媒介素养。 4.素养导向,深化价值引领 以新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关注时事的过程中感知社会百态,理解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培养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家国情怀的责任意识。通过“发表看法”环节,鼓励学生从赞美、建议、反思等多角度表达观点,既提升思辨能力,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5.分层实践,尊重个体差异 教学设计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小组合作中组员轮流发言、推选代表展示等环节,既给予基础薄弱学生表达机会,又为能力突出者提供挑战空间。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说清楚”与“有见解”的重难点,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本课以“新闻”为桥梁,通过真实的任务、开放的活动、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最终实现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跨越,为培养具备信息素养、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三年级《身边的“小事”》《春游去哪里玩》等口语交际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清楚表达观点”“说明理由”的基本方法;从《我们与环境》等话题讨论中进一步强化了围绕主题发表看法、倾听与回应的能力。此外,学生已初步接触过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但对新闻这一特定文体的认知尚浅,尤其在准确提炼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事件、来源)和区分事实与观点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因新闻来源庞杂、内容理解难度不一,出现信息筛选困难或表述模糊的问题。2.学习兴趣与动机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社会热点、校园事件、科技趣闻等话题兴趣浓厚。“红领巾说新闻”的模拟主播情境,贴合学生乐于表现、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激发参与热情。但部分学生对严肃新闻(如民生政策、国家大事)关注度较低,需通过范例引导和同伴互动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多种互动教学手段的深化应用,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参与度。电子白板与易课堂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模式,不仅让课堂从“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