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83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222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2课
  • cover
在沙漠中心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跌宕的感情变化。 2.品读重点语句,体味其精妙,把握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写法。 3.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走进作者】 圣埃克絮佩里,法国飞行员、作家。作品有《 出卷网南方邮件》(1929)、《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小王子》(1943)等,代表作《人类的大地》。 【了解背景】 文章讲述在1935年一次飞行中,飞机坠 出卷网毁在沙漠之中,在各种求救求生措施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的他却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文章给人以内心的震撼。 【拓展链接】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250万年前,是世界第二 出卷网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 【自主学习案】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遮蔽(zhē ) 疲倦( juàn ) 躯壳( qiào) 脐带(qí ) 犁铧(huá) 真谛(dì) 芸芸众生(yún) 2.根据拼音组词 壳 ké (硬壳) 挨 ái(挨打) 埋 mái(埋藏) qiào(地壳) āi(挨着) mán (埋怨)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遮蔽:遮挡;拦挡。 疲倦: 形容十分劳累,困倦。 协奏: 指一个独奏者和几个演奏者合作演奏,协助演奏。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于指众多平常的人。 死得其所: 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4.整体感知 ①用一句话概括文意。 答: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②梳理课文结构 答:一、(1--7)在沙漠 出卷网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③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答:①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 出卷网难,很惊险。 ②感受到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③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④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⑤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⑥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合作探究案 】 探究点一:归纳内容 1.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答: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感到呼吸困难。 找不到任 出卷网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产生幻影 感到疲倦、错乱 呼吸困难 探究点二:心理描写 2.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答: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2节)--痛苦 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2节)--绝望 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10节)--平静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18、21节)--乐观 探究点三:品味句子 3.品味解读下面的句子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答: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学法指导 见粘贴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 筛糠(shī ) 幻影( yǐn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