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8407

2.1《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62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教学设计 科 目 地 理 地 点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通过了解耕地资源的现状,能够更好地把握粮食生产安全的概念。其次介绍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第三,介绍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我国的粮食安全。本节课的内容为本章第一节内容的细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面向的是高二年级学生,从思维角度而言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论思考能力以及小组讨论总结能力。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粮食安全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能简要的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但对运用地理原理、我国国情、国际背景等综合因素深层次分析粮食安全仍有待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去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2.通过图文、数据等资料了解我国为细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3.通过资料理解耕地保护,对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从国家安全视角认识粮食安全。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3.地理实践力:绘制耕地资源特征的思维导图。 4.人地协调观:说明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问题提出一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利用视频导入,引出本节主要问题: 什么是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如何 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什么耕地也保护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统计图表、地图等资料分析,从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水资源、气候资源等角度概括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并从中推出粮食生生产安全的风险。然后在国情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分析下,通过讨论、展示,总结占补平衡 因地制宜提高耕地质量的耕地保障措施。最后,通过举例、讨论,从对症下药、时空调配的思维模式出发,分析实现粮食生安全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1.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数据对比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印度限制小麦出口) 承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事,我国有14亿多张嘴要吃饭呢。“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百姓最朴素的话语,透露出的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整个大局才有了基础性、根本性的保障。所以说,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粮食安全”? 观看视频、认真听教师分析。 通过最新时事新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引出新题内容。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板书) 1、粮食安全(板书) 教师PPT展示“粮食安全”的概念并配图。教师解释概念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影响“粮食安全”的环节。(结合实例分析) 学生阅读课本并表述“粮食安全”的概念,并思考影响“粮食安全”的环节。 推进新课, 帮助学生梳理基本概念。 提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列举一下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教师利用PPT展示主要粮食作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粮食总产量的计算方法。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过渡:粮食总产量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