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9324

17 《盼》 课件+音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5100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音频
    (课件网) 17.盼 第一课时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者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研读第1、2自然段,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袖 篷 缩 疯 瓦 柜 甩 嚷 酱 唇 蹦 袖筒 斗篷 缩着 疯子 瓦蓝 喧闹 嚷着 酱油 柜子 嘴唇 蹦蹦跳跳 甩打 喧 蒜 大蒜 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思考: 1.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 2.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 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好处。 “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因长时间穿着雨衣,连衬衫都湿透了,侧面烘托了“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 “我”对雨衣的喜爱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 动作描写 “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说明了什么? 我们通过阅读第1、2自然段感受到了作者对雨衣的喜爱,文题是《盼》,“盼”表现在哪里呢?“盼”什么呢? 第二课时 当妈妈给“我”买上了新雨衣之后,“我”的心情变化又是怎么样的呢?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的期盼?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这句中两个“安安静静”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 蕴含着“我”因盼不到雨天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2.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这几句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疑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我” 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第4—17自然段,思考: 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三处雨景的不同描写,写出了“我”怎样的不同的心情? 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主要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场景的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出“盼”。 雨前场景描写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