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浪淘沙 同学们,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写下千古诗句或文章来赞美歌颂我们的黄河母亲。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就让我们跟随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再次走进黄河吧。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2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插图等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刘禹锡: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他是柳宗元(唐代大文学家)的好朋友,人称“刘柳”,性格豪迈。刘禹锡的诗写的很有豪气,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他的代表作有《陋室铭》、《乌衣巷》。他作《浪淘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涯 莺 天涯海角 莺歌燕舞 知诗人,解诗题 浪淘沙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景的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志的心声。再后来,“浪淘沙”成为词牌名。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知节奏,读诗歌 注释: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河流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九,表示多数。 万里沙:写出了黄河水泥沙滚滚、浩荡奔腾的样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簸:掀翻。 自天涯: 从天边而来 。 译文: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一路波涛滚滚,从遥远的天边奔涌而来。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些什么呢? 真想沿着黄河直上到银河,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一路波涛滚滚,从遥远的天边奔涌而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想诗画,诵诗情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诗中找出体现黄河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从“九曲黄河”“浪淘风簸”中体会出来的。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什么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思考: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上, 同到牵牛织女家。 写景 想象 气势雄伟、壮阔 豪迈浪漫 奋发有为 鉴赏诗歌五步径 知诗人,解诗题———读懂题目,了解诗人 读诗文,正诗音———读准诗歌中的每个字 释诗句,明诗意———对照注释,读懂每句诗 想诗画,诵诗情———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拓诗篇,感诗魂———举一反三,列举同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人情感、精神。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