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风成地貌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1 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 (1)概念: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2)类型 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 面物体的破坏。 2.风蚀地貌 (1)概念: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叫作风蚀地貌。 (2)常见的风蚀地貌 ①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 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②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 状形态。 ③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 ④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 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 知识点2 风积地貌 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2.风积地貌类型 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在自然界中,单独的 新月形沙丘并不多见,其他形态的沙丘基本上都可以看成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如新月形沙 丘链、沙垄、格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 3.新月形沙丘的特点 (1)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 (2)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 (3)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4.影响沙丘形态的因素: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 知识点3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活动的危害 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 (1)原理: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 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2)具体措施: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1 流动沙丘如何运动 如何区分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 1.流动沙丘的运动 (1)运动: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吹动下,不断地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粒不断地移动,沙 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 (2)特征:流动沙丘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较陡,两坡之间有一明显的弧形 脊。下图示意流动沙丘运动机制。 2.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 固定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是由里向外逐渐变新的堆积。 流动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基本上是和陡坡平行的,沙丘移动方向与风向相反。 定点2 如何利用沙丘的坡度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利用沙丘的坡度确定风向 (1)利用沙丘坡度判断风向:沙丘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如下图所示: (2)根据新月形沙丘的形状判断风向: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且 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如下图所示: 2.利用堆积物颗粒大小确定风向 堆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堆积下来,颗粒大的先堆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典例 (2024广东部分学校期末)比拉大沙丘位于法国波尔多市西南部大约60 km处,全长3 km,宽500 m,高114 m,西临大西洋,其他三面被森林环绕。下图为比拉大沙丘景观图。据此 完成下面两题。 (1)比拉大沙丘的沙源地和形成比拉大沙丘的风向分别为 ( ) A.内陆、偏东风 B.海滩和沙洲、偏西风 C.内陆、偏西风 D.海滩和沙洲、偏东风 (2)比拉大沙丘 ( ) A.东陡西缓 B.东缓西陡 C.南陡北缓 D.南缓北陡 B A 信息提取 比拉大沙丘西部海洋内有沙洲,海岸有海滩;比拉大沙丘面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