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又在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炭资源 D.丰富的石油资源 2.鲁尔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城市有( ) ①埃森 ②哈姆 ③杜伊斯堡 ④汉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煤炭工业 D.机械工业 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 ) ①生态破坏 ②劳动力素质较低 ③用地紧张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组二 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德国鲁尔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尔区出现“煤炭危机”的原因是( ) A.世界煤炭市场竞争激烈,原煤价格大幅上涨 B.世界运输方式迅速改变,海运替代铁路运输 C.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新兴能源产业迅速崛起 6.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该区域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B.植树造林,吸烟除尘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关闭所有煤炭和钢铁企业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7.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C.煤炭资源的枯竭 D.钢材市场的萎缩 8.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9.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该区采取的措施为(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德国第七大城市多特蒙德,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煤钢基地、啤酒酿造中心和交通枢纽。但20世纪50—70年代,多特蒙德原有产业开始衰退,面临全面转型。基于原有的支柱产业,多特蒙德进行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原运输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原采煤产业逐渐转化为新能源产业等。下图示意多特蒙德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20世纪50年代前,多特蒙德传统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主要特点有( ) ①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②工业生产部门较为分散 ③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④对资源需求量大 ⑤对科技人才需求量大 A.②③ B.①④ C.④⑤ D.①⑤ 11.多特蒙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区域中心 B.新能源产业发达 C.产业基础较好 D.酿造工业部门齐全 12.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特蒙德原钢铁产业逐渐发展成为( ) A.电子物流港 B.基础材料产业 C.精细化农业 D.生物制药产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位于莱茵河—黑尔讷运河与鲁尔河之间,19世纪迅速成为鲁尔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